以往並不常見的纓絨花
是不是蔓延開來啦?
連位於市區的台北植物園
也被它占領了一小塊草皮,
頭一回見到它那盛開的小頭花
像燃放煙火似的,
張揚在草叢間。
時值初春,
來到久違的植物園,
赫然發現大樹下的草皮
熱鬧非凡,
每一塊草皮都不寂寞,
數數應該都有不下十款的小花草
擠著蹭著。
當然嘍,
這裡介紹的主角也躋身當中,
而且盤據了不小的地盤呢!
想起冬天在深坑山壁上發現的
另一種纓絨花風光;
這片山壁是我偶爾就會流連一下的觀察站,
以前就知道
纓絨花喜歡待在這兒,
卻沒想到,
數年內,
它的聚落從零星散居,
竟演變成密集群居,
厲害!
壁上可以清楚觀察到
纓絨植株,
這圖中可愛的毛球
即是幼小的葉芽。
有意思的是,
山壁上的聚落再盛,
頭花開花的模樣並不太張揚;
倒是這回在平地看到的小花海,
枝枝頭花都是像炸開似的,
教人驚豔呢!
不曉得粉黃纓絨和櫻絨的開花方式
有沒差異,
山壁上的似乎以粉黃為主,
植物園裡的,
花色較橘。
銜著絹毛螺旋槳的瘦果。
2012-12-16 粉黃纓絨花
美呀!這小花!
不是豔陽天遇上的話,
是拍不出這樣的畫面的。
纓絨花全株毛茸茸的,
若是陰沈的天色,
拍起來都糊糊的。
陽光讓總苞筒裡的每一朵小花
都明媚動人。
這朵頭花裡的小花全都盛開了,
長筒型的花冠前端五裂,
中央吐出橙豔的花柱,柱頭二叉,
瞧這隻小飛蟲,
大約就逗點大吧!
攀著跟牠差不多大的花柱,
太有趣啦!
粉黃纓絨花經常長在山壁上,
葉基抱莖,
長長的花莖拋出聚繖狀排列的頭狀花序。
2010-04-04:紫背草
菊科,紫背草屬的植物,
有兩種在野外算是常見的,
那就是紫背草以及纓絨花。
很喜歡紫背草的姿態。
或許因為全株有毛吧,
它看起來粉粉綠綠的。
從葉腋抽出長長的花莖,
頂端是長度大約一公分以內的粉綠筒子,
這就是頭狀花序的花,
綠筒子頂泛著濃豔的紫紅,
遠遠看到,就是一點一點的紅,
因此,它又叫一點紅。
紫背草的頭狀花
略作繖房狀排列,
小花都是兩性的管狀花,
花冠端五裂。
它的葉子很可愛,
形狀變化很多,
有的像心形,有的是披針形,
葉緣有粗鉅齒,有的會呈深羽裂,
但基本上,
它們都是葉基抱莖,
而且毛茸茸的。
紫背草的葉子,
更重要的一項特徵是
葉背會泛紫紅色,
而這,也正是它的名字的由來。
不過,通常莖上葉比較看不到紫背,
有柄的根生葉
如上圖,
葉背就經常是紫色的。
紫背草的瘦果顏色很淡,
有白色冠毛,無喙,
風一吹,
種子就乘著白羽般的降落傘,
找個好地方落地再生了。
雖然全年都看得到它,
可後來發現它似乎在初夏特別帶勁兒,
大約五月底、六月初,
看到草地上不斷冒出它的新株,
莖葉上的毛更明顯,
葉色也特別深。
紫背草也可以當野菜食用,
但有苦味,
必須先泡鹽水去除苦味,
或是以沸水川燙,
再加以烹調。
此外,它也具有葯用價值。
*纓絨花:
紫背草屬的另一種野花──
纓絨花,
就稍微沒有紫背草那麼常見。
它跟紫背草最大不同是花色。
纓絨花的花還是花苞時
是偏橙紅的紅色,
它的頭狀花序裡,
所有小花也都是管狀花,
綻開時,花瓣前端裂為五瓣,
從橙紅變為橘黃色,
花葯金黃。
跟紫背草的葉子一樣,
纓絨花的互生葉片,無柄,
葉基抱莖,
披針形,有粗鋸齒緣。
纓絨花還有另一種姐妹品種──
粉黃纓絨花,
就是顏色不同吧。
它們的瘦果同樣都有冠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