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4471s.jpg  

兒時記憶裡的影像,
馬齒莧或是毛馬齒莧
都是常常出現的地表小草花,
但長大後,
這兩種野花卻似乎從生活環境裡
消失匿跡了。

去年夏天到宜蘭玩耍時,
還對毛馬齒莧驚鴻一瞥過,
馬齒莧卻是芳蹤難覓。
直到日前到新竹,
走在人行道上,竟然就
跟它不期而遇了。

它竟然就長在柏油路和人行道之間,
附近還有伏生大戟之類的小飛揚草。

有趣的是,
就在重逢後,
走在新竹的某些街道上,
低頭看看,有時總會
找到它的零星蹤跡,
而且大半是長在柏油路的夾縫間。

想來,
或許它真的無法在大城市裡生長,
因此,在台北這麼多年,
從來沒見過它;
也或許,其實對環境沒那麼挑剔的它,
在大城市裡也生存得很好,
只是,把它留在兒時記憶裡的我
沒想過要遇上它,
即使遇上它時,
也視若無睹地錯身而過。

DSCN4474s.jpg  

馬齒莧科、馬齒莧屬的馬齒莧
大半匍匐於地表生長,
全株無毛,
莖多分枝。

葉子互生,多呈螺旋式著生,
呈近似瓜子的形狀,肉質,
或有人認為形似馬齒,
因而稱之馬齒莧。

花期在夏天的它,
最近已經提早開得興頭了。
小花都開在莖葉頂端,
呈聚繖狀,好幾朵成一簇。

小花黃色,很小,
花徑約在半公分左右,
五枚花瓣大小不太一樣,
瓣端有凹齒,
雄蕊十二枚,花柱一枚,五裂。

不過,想看到綻開的小花可得起早,
通常到了中午,
花就開始閉合了。

 DSCN4473s.jpg  

據說,馬齒莧是很通俗的葯草,
而且是可以食用的野菜,
因為營養價值高,
有人稱之長壽菜;
而它的葉綠,花黃,根白,莖紅,種子黑,
古人又叫它五行草;
台灣早期農家都拿它餵食豬仔,
則俗稱之"豬母乳"。

DSCN5106s.jpg    

馬齒莧的蒴果
跟車前草一樣是蓋果,
亦即:蒴果成熟時,
會攔腰裂開,頂端上半部就像蓋子一樣
掀開掉落,
露出裡面黑色的種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chel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