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角花烏歛莓
正結實纍纍,
有的已經轉紅,
像在綠果上染了胭脂。
角花烏歛莓的漿果變紅時,
並不是火豔的紅,
有的粉粉的,
很快就會轉變為紫黑。
2012-07-10 角花烏歛莓
看樣子,角花的果實變黑
是遲早的事。
2012-07-09 角花烏歛莓
是雨下太多了嗎?
本來期待著角花的果果變紅,
沒想到很多果子都不見了,
只見到少數還生綠的,
圖裡這顆竟是深紫的色澤。
2012-06-12
角花烏歛莓的果果
最近開始泛紅了,
就等它紅。
*2012-05-15:角花烏歛莓開花
在山上經常遇見角花烏歛莓,
卻一直沒見到結成的紅果,
大概是想等果果吧,
也就一直沒把它po上來。
其實它的花就有鮮明特徵了。
雖然花開時大抵就是葡萄科的模樣:
四枚綠色花被片,早凋,
黃色花盤上環立四枚雄蕊,
中央杵著雌蕊花柱;
可還是花苞時,裹在一起的
花被頂端呈現了四個觸角,
很有意思,也很好認。
這隻長得像鐵甲武士的螞蟻
真是有福了,
瞧牠抱著花盤的模樣,
想必是一頓可口的大餐!
小花呈繖房排列,
長出觸角的花苞很像是一個個小爪...
虎葛屬的爬藤,
葉子多為五小葉的烏趾狀複葉,
角花烏歛莓的小葉呈卵圓或橢圓形,
葉端尖,頂小葉葉基多半趨窄,
尖鋸齒緣。
烏歛莓多半攀附著灌叢上,
很少見到藤本本尊,
這天遇上的角花烏歛莓
似乎就在主藤附近,
老藤表面密佈疙瘩。
再來一張烏歛莓的植株照,
與角花的葉子對照看,
二者明顯有別,
烏歛莓的五小葉顯然偏向卵圓形,
且葉端圓或鈍。
此外,烏歛莓的葉色也偏向霧綠,
葉表沒有角花那麼光潤。
烏歛莓的漿果熟時黑亮,
角花的果據說會變紅,
往年都沒看到,
希望今年有收穫。
*2010-09-16:烏歛莓
秋天果然是豐收的季節。
最近,總是發現很多夏天開花的植物
果實都成熟了;
烏歛莓就是其中一個。
其實從初夏開始,
就看到烏歛莓以繖形展開的花序上頭
長滿了綠果果,
後來每次經過,
就會留意一下它們的近況,
可綠色的外衣一直沒換下過。
就這樣,
漸漸忘了它們。
沒想到前兩天散步時,
原本是馬"瓜交"兒的一串黑果吸引了注意,
咦,視線一偏,就看到了
一大串黑得發亮的小莓果,
正興奮時,突然想到它們就是
成熟的烏歛莓!
非常有意思,
它們的果皮真的光可鑑人,
連著按下許多次快門,
它們的亮度都有反光的效果。
它們
真的真的好美!
2010-04-10 :五出複葉像鳥足的烏歛莓
烏歛莓是一種多年生半木質藤本植物,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
它的五出掌狀複葉,
排列的形狀就像鳥足。
它的嫩莖與嫩葉
都會呈現紫紅色。
烏歛莓又名"虎葛",
是葡萄科,虎葛屬。
卷鬚有二分叉,
與葉對生,
聚繖花序的小花
花莖以二叉的方式,
平面式的伸展開來。
細小的花是由四瓣綠色花萼,
四片米黃色花瓣組成,
有四枚明顯的雄蕊。
花期在夏季,
從三月底就見它陸續在開花了。
烏歛莓兼具食用與葯用的價值。
它的嫩葉可以當作野菜,
只是具辛辣味。
一般有苦味或辛辣味的野菜,
據說用鹽水泡過,再炒熟,
就會比較美味。
後記:
五月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