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咸豐草,鬼針草
*大花咸豐草
四月初的竹北鄉間,
黃昏的微風裡吹送著濃郁的青草香,
氣味裡透露像是初夏的暖意,
深深的呼吸,
向偶遇的這片大花咸豐草花海完全的打開心扉,
感覺所有細胞也都笑了開來...
大花咸豐草無所不在,
著實並不稀奇,
可這片花海卻是頭一回見到,
幾乎是純粹的花田,
難道是種來作為堆肥?
這是閒暇時農作為樂的姐夫猜測的。
且不管大花咸豐草的深具侵略性,
就在日頭緩緩滑下山頭的那一刻,
這片花海成為記憶裡的永恆,
那樣的畫面,那樣的氣味,
只記得──感覺真好!
*2011-02-14:大花咸豐草
這樣的小白花,
沒看過的人應該不多,
因為它實在蔓延超速,
而且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活得很好,
似乎只要有泥土的地方,
它都能夠落地生根。
它是誰呢?
哈!它是──
問小學生都知道的
大花咸豐草!
雖然到處都看得到它,
可你有沒有留意過,
它的花朵模樣好像變來變去,
單單是它的白色舌狀邊花,
就看過五枚,六枚,或是八枚等不同的數量,
花瓣的形狀也不盡相同喔!
再者,
也有見過白色舌狀邊花很小的,
對了,還有一種──
根本就沒有白色舌狀花!
那麼多大同小異的花,
其實都是菊科,鬼針屬家族的成員,
不論舌狀花有幾枚,只要它們的長度超過0.5公分,
都被歸在大花咸豐草旗下;
至於舌狀花長度小於0.5公分的,
歸納為小花鬼針草,或是就叫做咸豐草;
另外那種頭狀花序裡
只有黃色筒狀花,而沒有白色舌狀花的,
就叫做鬼針草。
有好長一段時間,
因為大花咸豐草太常見了,
就變成視若無睹,
總覺得那就是長得再平凡不過的小野花,
稱不上美不美!
這種情形在最近一、兩年內有了改變,
就像是
有一天突然端詳起它的容貌,
發現它還挺美的咧!
尤其是剛開的新鮮花朵,
白色舌狀花潔白無比,
中央聚生的黃色筒狀花色澤鮮麗,
搭配翠綠而茂盛的葉子,
真是賞心悅目啊!
仔細觀察筒狀花,
綻開時淺裂為五瓣,
粗粗長長的紅色花柱唐突的探出頭來,
橘黃色的柱頭二叉,
盛開時,二叉會反捲得像山羊角。
開始懂得欣賞這處處可見的路邊野花後,
才發現其實它的面貌還蠻多變的。
除了舌狀花數量不一樣之外,
花瓣形狀有卵形,也有像上圖這樣呈瘦長的橢圓形。
白色舌狀花瓣的瓣端
也是形狀多變的 一個重點:
常見的是有淺齒裂,
然而也有平截形狀;
淺齒裂的形狀也很多樣,
大多是三裂齒,而中央的裂齒較凹入,
較少見的是像上圖這朵清秀佳人──
呈圓形刻齒,且中央齒凸出。
像這樣將開而未開的花苞
也很可愛,
翻開的綠色花萼圍繞著花苞,
一枚枚像是綠色的小太陽。
大花咸豐草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
以繖形排列,
花有長梗,
舌狀邊花大約四到八枚不等。
大花咸豐草的葉子
是三出或五出複葉,
對生,有柄,
小葉卵形或橢圓形,葉端尖銳或趨尖,
葉緣有粗鉅齒。
上圖為難得留意到的幼苗。
大花咸豐草的瘦果
黑色,有稜,
銜有鱗狀冠毛二到三枚 ,
上面有逆刺。
*盛夏:鬼針草(白花鬼針)
記得小時候,
這種沒有白色舌狀花的鬼針草是很常見的,
曾幾何時,
想要遇見它都變得不太容易了。
雖然沒有舌狀邊花,
卻也被稱為白花鬼針,
跟咸豐草區隔處,
除了只有筒狀頭花,
鬼針草的三出複葉
葉形較瘦長,略呈披針形。
鬼針草的瘦果也是黑色有稜,
但是比咸豐草的瘦果更顯細長,
而鱗狀冠毛上的逆刺似乎更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