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不論什麼季節,
到植物園
都能欣賞到蓮葉桐獨特面貌。
很喜歡它的"燈籠果",
從夏末就開始可以看到,
直到來年春天轉紅,
其中有多樣的變化。
這個時候的蓮葉桐
在植物園正是花果並盛之時,
只是不知此時的墾丁
是否也看得到,
在台灣,它的原生地是在東南海岸一帶。
花序是由聚繖花序組合而成的繖房花序,
聚繖花序基本上
是一枝花序軸由頂點抽出三朵小花。
蓮葉桐的獨特之處
在於它是雌雄同株異花,
每個聚繖花序中,
一朵雌花加兩朵雄花,
基部有四枚苞片,
雄花開過脫落,
只剩雌花,
雌花子房成長為果實的過程中,
就由宿存且膨大的苞片
包覆起來形成燈籠狀的外殼。
小花的花被片白色,
且排列為兩輪,
雄花花被片稍少,
雌花可能多達八到十枚。
這是比較年輕的果實,
果頂凸起其實是真正的核果,
此時還跟膨大癒合的苞片合而為一。
這是春天遇到的果實,
色澤已經從生綠
逐漸變淡,並趨於熟紅。
原先與外殼癒合的核果
也已經長大脫離,
形成頂端的孔洞,
從洞孔可以看到裡面的核果變黑了。
熟透時果果變得紅豔,
若是生在海岸,
只待熟落水面,
核果就像乘船般
尋找它的下個新生地。
2012-03-18
這果果怎麼會這麼可愛!
它叫蓮葉桐,
蓮葉桐科屬的常綠喬木,
花為單性,
雌雄同株。
它的核果像是外表罩著圓型燈籠,
這個頂端開了個圓洞的燈籠,
其實是苞片於花後膨大變成的。
如果不是在植物園碰上,
這樣的樹恐怕很難隨機遇到,
據說,它多半生長在海岸帶,
尤以南方的恆春一帶以及蘭嶼、澎湖等外島
為主要原產地區。
倘若有幸遇上野株,
它的葉子極像血桐,
如果沒有花果,
大概也會被我誤認。
這葉子略呈圓水滴形,
葉基近乎盾形,
仔細觀察,是比血桐葉
來得厚實而有光澤。
它的葉子除了常見的圓水滴形,
時而也會出現如上圖的
葉端內凹造型,接近腎狀。
樹幹表面有灰白刻痕。
蓮葉桐是熱帶海岸林的典型,
果實似乎是成熟時才會出現那個圓孔,
使得果實可以漂浮在水面,
逐流而傳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