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遇見鹿角蕨,
都有衝動想把它們帶回家,
它們的姿態與線條
真美!
到了台中
發現當地人超愛也超會種鹿角蕨,
每次見到,都有驚喜。
像這家叫做"二樓高"的cafe,
門口和後院都有不少鹿角蕨小品;
形似麋鹿角的分叉孢子葉
本身的有機造型就很美,加以
每一片的形狀都不相同,
光是一兩片,搭配
基部的圓形腐質收集葉,
整個姿態就很吸引人。
散步走到一條住家小巷,
門外也踞著一大盆鹿角蕨,
種植方式不同,
腐質收集葉伸展為扇形放射,
片片挺向天空,
妙的是,
枯掉的葉片或是因為氣候乾燥,
居然宿存了美麗的葉脈,
形成我沒見識過的另一種鹿角蕨風光。
之前去過一家忘了名字的雜貨小店,
門口牆上掛了一大簇鹿角蕨,
垂懸的孢子葉
作線狀伸展分叉,
形成近似翠綠垂瀑的造景,
讓人印象深刻。
"二樓高"的植物主人很有心,
每一個作品上都記錄了日期,
這人很有創意,
每一款鹿角蕨都有自個兒的型。
鹿角蕨是水龍骨科鹿角蕨屬的
著生蕨,
葉子分為兩種類型:
基部的腐質收集葉
附著於所附著的樹或其他表面,
負責吸收並貯存水分及
附著對象表面的腐質養分,
初時霧綠,成長後會趨於乾褐;
另一種是孢子葉,負責生育,
厚厚的革質,
可以伸長達一米,
前端會分叉,
表面被覆絨毛。
收集葉初時綠色,
上面密佈網絡。
扇形伸展的收集葉
會由綠變褐。
乾掉的收集葉剩下葉脈。
鹿角蕨孢子葉背後的孢子囊群。
*參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