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邊遇見倒地鈴
總是心喜,
從葉到花到果,
喜歡它的精巧別致。
等待時,
整理著鎖住過去記憶的圖片,
無意間發現這張毛茸茸的幼果,
突然覺得正是等待的心情寫照,
等待的後面有希望,
這扁扁的幼果,
終將如願膨大,
蛻變為令人驚喜的燈籠果。
2011-10-03
秋天的倒地鈴
真的是野地裡的好風景!
跑了一趟南部,
在河邊荒地的草叢裡
發現了一大片倒地鈴,
密密麻麻分佈的燈籠果,
有紅有綠,
襯著美麗的灰綠複葉,
極美!
仔細看,其間穿插了不少細小的白花。
不知怎地,
看過這樣的美景,
心裡竟有種飽足的幸福感。
*2011-03-18:
想到去年年底蒐集的倒地鈴果果,
找了出來,
剝開後,裡面有三顆黑色的小種子,
球形,而且
真的有個愛心圖案在上面耶!
這個小白心
又為倒地鈴加分不少,
我太愛這種植物了。
*2010-10-05:
好喜歡倒地鈴!
二回三葉複出的蔓生莖葉很美,
細小的白花有種冰清質感,很脫俗,
而那麼小的花竟能結出大它好幾倍的燈籠果,好神奇!
這果子有三稜,
初時綠色,會慢慢轉紅褐,
熟時變為褐色,
模樣可愛極了。
忍不住摸了綠燈籠,
表面有絨毛,
手感很特別,
原以為一捏就碎,
沒想到它像是有表面張力,
至少,不是軟趴趴,也不是空的感覺...
啊,這讓人想到,下回再遇到它時,
索性打開它來研究一下...
倒地鈴是無患子科,倒地鈴屬的
多年生蔓性藤本,
莖纖細而有韌性,有卷鬚。
無患子科的植物大都是高大的樹木,
倒地鈴算是這一科當中的可愛異類!
它的聚繖花序生於葉腋,
每一朵小白花都有細長的花梗,
卵形萼葉四枚,
花瓣質感半透明,有四片,大小不一。
在花序附近通常會看到兩枚卷鬚。
倒地鈴的葉子有點像串鼻龍,
不過,它是二回的三出複葉,
複葉長相未必一致,由卵形葉和披針形葉合成,
葉緣有鉅齒或裂齒,
通常三出複葉的前端葉尾長而尖。
倒地鈴的蒴果跟欒樹果蠻像的,
結構像是膨大的氣囊,有稜;
裡面的種子初時為綠色,熟成變黑色,
中央有白色心形斑。
它的全草和蒴果都具有葯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