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在台灣沒聽聞過的植物,
在Madison散步時遇上,
最初只注意到淡紫的頭狀花序,
就被吸引了,
趨近觀看方知,
這傢伙渾身是刺,
若跌進這花叢裡,
傷害力定不亞於野薊。
查尋很久,
才知道它是川續斷科、川續斷屬的一員,
老美統稱這類植物叫Teasel,
遇上的這款,學名應是Dipsacus fullonum,
一般又稱為Wild teasel。
根據維基百科,
這種植物原生歐亞與北非,
北美引進歸化,
通常被視為有害雜草。
在Madison
它並非到處可見,但
遇到的這一叢已群聚為小小聚落,
高達一兩米,
倘若有小動物闖入,
後果可想而知。
花莖很長,並且密被銳刺,
單生莖頂的頭狀花序,
呈圓筒球狀,
據說大的可長達十公分,
駭人的是,
那花序上密集排列的小花
苞片都有尖尖的刺。
整個花序就如同生氣的刺蝟似的,
極盡張牙舞爪之能事。
花序底的長線狀的總苞輻射而出,
堅挺的線條上尖刺嚴陣以待,
頭花上密集的蜂巢
是開過花宿存的苞片,
每個像杯子的苞片都有銳刺。
然而如此侵略性的花序
卻長出了嬌嫩可人的小紫花。
它的中文名字起絨草取得妙,
據說這花是從圓筒頭花的中央先開,
再同時分別往上、往下
帶狀開花,
想來,那模樣就像紡織業製造絨布的
起絨機,一排排植入棉絨,
於是給了取名者靈感。
小花花冠略呈喇叭狀,
前端裂為四瓣,
從這樣的畫面,
乍看小花有如身陷刀林,
殊不知這正是保護它們的自然機制。
據說,花謝後蜂巢般的苞片宿存,
繼續保護瘦果成熟,
屆時整個頭花狀如乾燥的松果。
葉對生,無柄,
披針形,
葉北中肋被刺,
葉長可達四十公分。
對生葉銜接處有時形成
如圖下方的杯狀。
根據維基百科,
這樣的結構可以收集雨水,
如同陷阱以防某些吸汁昆蟲。
更有意思的是,有實驗顯示,
將死掉的昆蟲置於葉杯內,
結果率增加,
因而推斷這種植物具有局部的食蟲能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