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有百分之九十是由沙漠與草原組成,
從烏蘭巴托往中西部的大白湖路上,
鮮少遇見大樹,
更不用提森林了。
因此看到大樹時意外的開心,
這是接近大白湖路上的一道峽谷,
這株落葉松應該有十層樓高吧,
挺立在崖邊,
很有松的格調,
相襯於藍天白雲及
底下令人動容的河谷勝景,
這是除了大白湖以外,
這趟旅行最愛的停憩點。
真美!這河谷!
九月中大自然已開始染上秋色,
緊沿水畔的黃葉應該是還沒長高的白楊,
旁邊一株株竄高中的角錐型針葉樹,
或許都是岸上這株老落葉松的小孩,哈哈!
岸上另一旁還有一株較年輕的,
葉子泰半還是綠色。
這款落葉松主要生長在蘇俄與蒙古,
在蒙古主要於緊臨北邊蘇俄國境一帶
群聚成林,
而那也是蒙古境內森林面積最大的所在。
它的學名是Larix sibirica,
一般稱為Siberian larch─西伯利亞落葉松,
松科,落葉松屬(並非杉科的落羽松喔),
但在中國大陸好像是叫新疆落葉松,
可能是因為在中國境內主要生長在新疆。
半漠化的土地居然長出樹苗,
足見其對境的忍耐力道!
據說落葉松屬喬木生長快速,而且
是針葉樹當中最耐寒的。
加油!希望下次見到時
你們已經頭大壯壯!
落葉松到了秋天
葉子開始變色,
初秋還是綠中透黃,
到了深秋全會轉成金黃,
冬天針葉幾乎落盡。
蒼勁vs璀璨!
落葉松的針葉有兩款成長方式,
生在新枝的針葉以螺旋狀排列
互生於細枝上,
在陽光相映下
一枝枝有如羽毛般的亮麗刷子。
覺得這是最美的部分,
枝條虯曲蒼勁,
卻又身被璀璨的金黃羽衣。
老枝上的針葉則是簇生,
一束可能有十幾支以上。
變得灰黑的老毬果
往往會駐留枝頭好幾年,
歷經數冬風霜雪封,
成為見證自然風土的文化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