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陽台的蘭花盆裡
冒出一株莎草已經好幾個月了,
想知道它是誰,
所以一直沒處理它;
最近答案揭曉,
居然是假香附子!
單株的假香附子
其實蠻好看的,
長長的花序像長出細細的白羽毛,
那是每一枚小穗開花
探出線般的雌蕊柱頭。
趁沒開花時好生觀察了花序,
花序軸被絨毛,
小穗開花前泛紅。
(其他請參見莎草科莎草屬文章)
2014-7-22
夏天遇到了不少莎草科植物,
這才認真留意起這種植物,
發現它算是家族很龐大的一科,
全世界有超過一百屬,五千多種,
在台灣就有廿幾屬,近兩百種。
而莎草科莎草屬的植物
有很多是水陸雙棲型,
而大多長相像雜草,
很容易跟禾本科混淆在一起,
兩者間比較明顯的差異是:
莎草屬的莖稈沒有節,
禾本科有。
去年夏天,
台北住家的後山向陽的路邊
出現了一批禾本新族群,
開花樣貌很像香附子,
但植株比以前見過的香附子大,
而且花序偏蒼白。
當時懷疑是假香附子,
但因觀察不夠,
並不敢確定。
時過一年,整理圖片時,
發現重要的特徵,
讓我決定把圖歸到假香附子的檔案裡。
花序呈聚繖或繖形排列,
花序軸上的小穗是以排列疏鬆,
花開吐出的花蕊看來毛毛的,
有毛海表情的趣味。
仔細觀來,
抽得老高的花莖有稜,
花序軸倒也不是繖形放射,
似乎是每枝軸帶著一枚苞葉
從莖頂抽出。
苞葉有管狀鞘,
每枝花序軸的基部膨大泛紅。
呈透明狀的二叉柱頭,
長得像山羊鬍一樣。
最鮮明的是花序軸不僅泛紅,
還有近乎透明的奶白雙翼。
發現之前就遇到過假香附子,
這是剛抽沒多久的花序。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