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負時,正常的反應是: 好生氣! 要討回公道才行!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似乎是打從出生後,造物主就附帶
給人的本性。你看家裡的小孩,十之八九是挨打後立即
還擊,而且還擊最迅速的,泰半是那個還牙牙學語的小的。
以德報怨,是後來透過教育體制灌輸的道德觀;不見得做得
到,但受教的人總不忘提醒自己這個教誨。
長久以來,這個世界許多地方不斷發生戰爭以及恐怖攻擊,
隨著高科技文明逐步縮短地球角落彼此的距離,那些遠在模
糊而陌生地域的紛擾與血腥,彷彿直接侵入了我的生活領域
,有時甚至真實到可以感受到那些受苦人的喘息聲。
做為一個旁觀者,很容易自命清高的想: 冤冤相報何時了?他
們難道不了解:一報還一報的代價,便是陷自己於永劫不復的
輪迴?
人性與世代累積的仇怨, 豈是那麼容易一笑泯之?就連領導
世界的美國,在驚世的9/11攻擊後,也按捺不住那複雜的被
欺負的心態,狠狠出兵修理了假設的敵人。殊不知,包括美國
在內的整個世界,也隨之捲入了永無寧日的恐怖復仇輪迴裡。
上周,印度孟買發生了嚴重的恐怖攻擊事件,震撼世界的
程度大概僅次於紐約9/11。這場悲劇在印度軍警與恐怖份子
對峙近三天後收場,導致逾一百七十人死亡,三百多人受
傷。
事件發生後,隨著CNN的現場直播,彷彿虛擬實境的經
歷了這場災難的驚駭與傷痛。那是個一直想去拜訪的城市,
一個充滿異國情調與文化衝擊的南亞城市;電視畫面裡的
Taj Mahal飯店,雖然不斷吐出火焰與濃煙,卻仍難掩它那
華麗壯觀的獨特建築魅力。而同時,心底也不停憂慮著:那裡
面不知還有多少無辜的人,瑟縮在某個角落面臨遽然來到的
生死關頭。
事件落幕後,全世界都在問:是誰主導的? 冤有頭債有主,是
冤冤相報信奉者的理念。同時,全世界也都在看,印度會如
何回應這次恐怖攻擊? 有人主張印度政府必須硬起來,還以
顏色。
就像布希政府下令進攻伊拉克?
然而,這幾年似乎已驗證了布希當初是做了一個不怎麼高明的
決策。
當別人打了你一巴掌時,怎麼回應確實是一個考驗智慧的題目
。或者打巴掌還不夠嚴重,如果是更糟的傷害呢?
以德報怨?不,那除非是真心做得到,否則會對自己造成二度
傷害,因為是迫於道德觀要自己做到,心理其實委屈壓抑,
久了就會病了。
想報復是正常的。但報復的動機是什麼?報復的動機如果是求勝
,以牙還牙最終就是大家牙都掉光了。
回應攻擊的方式不必一定是攻擊。印度作家Amitav Ghosh昨
天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文章說:”勝敗並非取決於攻擊本身的成功
,而是在於對攻擊的回應。”他希望印度政府採取的反應方式,
是像西班牙政府面對2004年3/11馬德里火車站炸彈攻擊時,
加強警戒、耐心、與鄰國進行謹慎的警方合作。
復仇的動機如果是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更好,那就應該找出
保護自己、讓自己更好的正確方法。盲目回擊絕對不是真能解
決問題的方法。如果經過這次教訓,印度能和巴基斯坦好好合
作,或許能夠緊縮巴基斯坦恐怖份子的生存空間,而這也才是
保護平民老百姓身家性命的正途。
留言列表